在人工智能技术高速迭代的今天,全球AI治理体系加速重构。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将在2026年8月全面实施,ISO/IEC 42001:2023 人工智能管理体系标准已于2023年12月18日正式发布,消费电子产品的AI安全风险成为行业焦点。
为助力企业应对合规与技术创新的双重压力,TÜV莱茵于近日在上海举办人工智能合规分享会,聚焦三大核心议题:欧盟 AI 法案合规策略、人工智能管理体系标准审核要点、智能终端产品安全实践。本次分享会结合了全球监管动态与本土实践,通过法规解析、标准解读与案例分享,帮助企业构建从风险评估到技术落地的全链条合规能力,把握 AI 时代的商业机遇与责任平衡。

「
TÜV莱茵大中华区电子电气产品服务区域总经理李永刚在致辞中表示:“面对AI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地,企业若想在全球AI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必须积极应对来自法规与标准的双重挑战。合规不仅是通往市场准入的‘门票’,更是保障AI技术可持续发展与赢得用户信任的关键。”


欧盟 AI 法案合规策略
TÜV莱茵大中华区电子电气产品服务科学家王翠榆博士围绕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系统拆解了AI技术风险等级划分与企业角色定位,强调企业需根据应用场景动态调整合规策略。她进一步剖析了法案的合规义务与运营商责任,为企业提供覆盖数据治理、算法透明度、用户权益保护的定制化路径,助力其构建可落地的AI治理框架。

人工智能管理体系标准审核要点
TÜV莱茵大中华区管理体系认证人工智能与信息安全专家赵振峰深入解读了全球首个AI管理体系标准ISO/IEC 42001:2023。他结合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提炼出 “建立风险评估框架”、“测试精确性”等共性技术关键点,并指出TÜV莱茵的认证服务可帮助企业快速搭建治理框架,通过审核重点预判与资源优化,实现合规与商业效益的双赢。

智能终端产品安全实践
TÜV莱茵大中华区电子电气产品服务商务拓展经理梁留博针对消费类电子产品AI功能设计的多样性,指出:“当企业采用高风险AI技术时,需要建立有效的安全隔离机制、冗余机制,并在产品网络安全方面强化数据管理。”同时他强调:“制造商应提前部署风险评估、数据加密和合规性验证,确保产品在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上符合产品国际标准。”随着全球监管趋严,安全合规能力将成为AI消费电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渗透产业变革的今天,构建安全可信的AI生态已成为全球共识。合规不再是单纯的义务,而是企业赢得市场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随着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实施和 ISO/IEC 42001:2023 标准的落地,全球 AI 生态将进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未来,TÜV 莱茵将继续以专业服务为桥梁,助力企业在全球 AI 市场中稳健前行,共同迎接 AI 时代的无限可能。